美德医疗深耕脑功能影像技术十余年,积累了超过200家客户及合作伙伴,全面覆盖中国脑功能影像研究各大机构。许多客户应用美德医疗的产品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研究。
美德医疗客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方继良主任代领团队通过fMRI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针灸,探索针刺本身脑效应及针刺治疗部分疾病的脑机制。
fMRI能显示针刺信息传到脑内的变化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人体的14条经脉上共有365处穴位,针刺不同的穴位可起到治疗不同疾病的作用。然而,由于经络并非像神经系统那样可以通过解剖学认知,故对于经络是否存在、针灸的作用机制为何、穴位刺激后信息是否传到大脑、如何在大脑内产生效应等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因此,当上世纪90年代中期麻省总医院的华裔学者Hui等首次将fMRI技术应用于针灸效应的脑功能机制研究时,便引起了科学界及大众的广泛关注。
2000年秋天,第一届国际华人脑功能磁共振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从事脑功能影像及生物医学工程顶尖的科学家。会上,放射学界元老——北京医院李果珍教授做了研究报告,她的团队发现了手针刺激足三里穴的脑功能激活信号,实验结果振奋了放射科及针灸科的同行们。
近年来,国内外此类研究在国内科技期刊、国际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直线上升,在没有打开脑洞的状态下,直接让人们看到了针刺信息在脑内的变化过程;针刺治疗累积一定时间后,使异常的脑功能网络得到恢复。这一系列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影像研究的成功范例。
手针与电针、体针与耳针激发的脑功能图谱有区别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脑功能成像研究室方继良教授课题组,在国内外较早主持及参与了fMRI针灸脑机制这一国际前沿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系统地研究了手针与电针、体针与耳针的脑成像变化。2004年,在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MRI设备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院,课题负责人方继良与其多学科联合脑功能研究中心的Armin Thron教授等合作,在国际杂志《神经放射学》发表了《捻针时真假穴不同中枢激活效应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针灸科学性的认识。
2005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方继良研 修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与Hui KKS教授等同道一起率先提出了手针针刺调制“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网络”的学说,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网络在人类认知、情绪、记忆调节、内环境稳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他们推断,针刺治疗效应需通过这一脑功能网络参与介导,为针刺疗效脑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2009年,他们在国际著名期刊《人脑绘图》杂志上发表论文,被国际多学科研究人员广泛地引用。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在高场强磁场中电针的安全技术;研究了根据经络、组织、 节段配对的组穴;首次研究了腹部中脘、关元、水道穴位电针脑功能变化;采用脑功能网络短程和长程连接的新方法分析数据;分别研究了留针时、电针时、电针后的脑功能状态,发现了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出电针这些穴位可激活“边缘叶-前额叶网络”假说。
进一步研究发现了电针耳内脏区(耳甲迷走神经区)产生脑干孤束核、蓝斑核、 边缘叶结构显著负激活效应,提出了耳针通过脑干孤束核-边缘叶通路作用于抑郁症异常脑区--情感情绪控制脑网络新的假说。
fMRI揭开耳针治疗抑郁症的“脑密码”
fMRI技术发源于美国,最早应用于针灸研究也是在美国,但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针灸临床研究难以获得批准,而且研究的规模往往较小。近年来,国内学者迎头赶上,fMRI技术被逐步应用于抑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面瘫、脑中风等疾病的针灸治疗脑机制研究,在国际上引起瞩目。
研究发现,针刺迷走神经的疗法对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抵抗型癫痫及抑郁症有一定疗效。美国FDA于1997年正式批准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 用于难治性癫痫治疗,2005年又批准其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补充替代疗法。此疗法通过在颈部放置刺激器,刺激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干达到治疗效应,目前全球已有6万多癫痫及抑郁症患者植入了该装置。
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治疗需要手术,而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需专科医生定期调节仪器程序及更换电池。而手术过程及植入体内异物可能会对抑郁症患者造成心理负担,甚或成为病情加重的诱因。且该仪器价格偏高。
大家都知道,掏耳朵眼很痒,也常合并咳嗽或恶心,为什么呢?现代解剖学认为,迷走神经在外耳有一分支即迷走神经耳支,主要分布于外耳道及耳甲区,这就是刺激外耳道引起咳嗽恶心的原因。由此学者们自新世纪伊始提出了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 (transcutaneous VNS,tVNS)的理念,其原理是刺激耳甲区及外耳道,该刺激通过神经通路到达迷走神经脑中枢--孤束核,学者已在研究中证实通过外耳刺激确能产生“迷走神经效应”。借助于这一“蹊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朱兵、荣培晶研究员团队结合耳针原理,研制了耳针迷走神经刺激仪。近年来,在国际上较早进行了经耳甲迷走神经表皮电针刺激术的系列研究。初步研究显示这一原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成本低廉、安全无创等优点,对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抵抗型癫痫、抑郁症、失眠及肥胖有一定的疗效。
2010 年开始,荣培晶、方继良课题组研究了耳针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抑郁症的脑功能成像脑网络变化。在证实了电针耳甲部迷走神经在临床上可有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之后,进一步发现了耳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调节迷走神经功能状态,从而改变脑内的情感情绪控制中枢。经耳迷走神经刺激术 (tVNS) 产生了与既往手术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相似的脑效应, 产生了广泛的边缘叶脑网络调制效应。更重要的是,直接观察到tVNS对脑干多个核团包括迷走神经核、 三叉神经核及蓝斑核、网状结构、黑质等的效应,为tVNS技术的中枢通路及多种疾病治疗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先后在国际上发表论文4篇,特别是发表在著名的精神医学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影响因子11分),专家推荐为新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得到国内外患者及医生的热议。
课题组还研究发现,手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发现内脏调节脑区的功能连接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相关联,并与脑肠轴的血清胃泌素、胃钡餐造影动力指数改善相对应。
fMRI技术在我国方兴未艾,针灸机制的fMRI研究是新兴的功能成像技术、计算机、脑科学、针灸等多学科交叉领域。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初步探索了针刺本身脑效应及针刺治疗部分疾病的脑机制。fMRI作为针灸机制在人脑器官水平研究的重要技术,将越来越显示其威力,最终将以fMRI 研究成果来指导针灸临床实践,造福国内外广大患者,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原文发布于《中国科技文摘报》
关于大脑的奥秘你了解多少呢?人脑、猪脑、狗脑……不同物种的大脑有什么区别?进入“动物脑乐园”~一起探索3D大脑吧!https://www.huashan.org.cn/BrainZool“动物脑乐园”是由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脑功能实验室创建的一个科普网站,运用先进的三维摄像技术,展示了猕猴大脑以及人脑、猪脑、羊脑等共十二种动物的脑标本,使我们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解剖学知识,直观的了解和感受大脑的性状、质地等信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大脑三维展示界面,我们可以通过鼠标或触控板来旋转、缩放每一个动物的脑标本,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就像该脑标本在我们面前一样!直观的感受不同动物大脑的性状和大小,并与人脑进行比较。在人类大脑三维展示界面,我们不仅可以细致的观察到每一条沟回,还可以通过点击相应区域的编码,查看其位置和负责的功能,从而加深对大脑结构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脑乐园”里,不仅可以观察到猕猴3D脑标本,还可以看到猕猴的全脑切片。吴劲松教授团队从同一猴脑的离体MRI及全脑组织切片髓鞘染色(LFB)数据集中,间隔800μm取一层,构建了集合组织切片髓鞘染色(LFB)、组织切片髓鞘染色-伪彩化、断层标本图、高分辨率MRI结构像及离体脑dMRI断层纤维束成像和纤维方向分布图(限制球面反卷积-CSD)六大模态的断层对照图谱。我们只需要点击相应的解剖名称,就可以在图谱上对应位置显示标记,同时可与另外两大模态的dMRI方向性信息进行对照,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观看。使用“动物脑乐园”不仅方便我们了解不同物种大脑结构的差异,还可以使脑解剖结构的学习不再枯燥和抽象,激发我们对神经科学的兴趣!快来“乐园”里探索奥秘吧~关于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脑功能实验室(https://www.huashan.org.cn/wulab/):该实验室是吴劲松教授团队在周良辅院士和毛颖教授的倡导下,依托临床神经外科建立的脑科学研究平台和创新转化技术平台。实验室围绕“脑功能精确定位、保护和康复”这一核心目标,整合应用多模态技术(神经导航、术中实时影像、脑功能成像、脑电、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经颅磁刺激等),开展脑科学的临床转化研究;同时利用神经外科医生“与大脑直接对话”的技术优势,开展汉语语言等高级神经认知的机制研究。吴劲松教授2010年赴美国Mayo Clinic进修,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8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其中《神经导航外科学》获“上海市图书奖二等奖”(2009)和“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10);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3)、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9)。其中,吴劲松教授2023年获得的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是与深圳市美德医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脑肿瘤精准外科技术体系的建立与脑功能保护研究》。该项目研发出的美德脑功能定位保护系统,包含用于术前的脑功能视听觉刺激系统和用于术中的脑功能术中信息刺激系统,实现了个体化脑功能区精准定位与保护。不论是术前视听觉刺激系统还是术中信息刺激系统,都配备了一整套的软件系统,包含13个常用标准任务,可根据病灶具体部位实现个体化的任务选择。美德脑功能定位保护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便捷的操作,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医生的临床诊治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探索,让磁共振脑功能检查和脑科学研究更安全、高效,推动脑疾病诊治和相关临床科研的深入发展。
为满足广大用户对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应用需求,帮助磁共振脑成像领域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群体快速掌握脑功能课题的实验任务设计、影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操方法。4月12日至14日,由美德医疗主办的第13届Task-fMRI基础培训班在深圳总部成功举办!特邀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成晓君教授、王超教授、林正龙教授等一线青年学者进行授课,讲解fMRI的基础知识,介绍常用数据处理工具,带教实验设计、任务编写和数据处理全流程操作,采用了实践操作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主操作能力,帮助学员们深入理解Task-fMRI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培训班济济一堂,广大学员皆对脑科学有着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为Task-fMRI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期三天紧凑而丰富的教学及实操课程,让一众学员们表示受益匪浅,更是积极与讲师深入交流解己所惑。未来,美德医疗将继续开展影像技术培训,促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应用,并持续将客户需求转化到产品优化与技术服务!
重大喜讯,2024年04月07日,美德医疗自主研发的“磁共振病人监护仪”成功获批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的上市,标志着美德医疗成为国产无磁监护领域首家注册上市的企业,不仅彰显了我司对磁兼容医疗设备研发的专业技术实力,也意味着美德医疗迈入了一个更高标准、更高起点、更高层次的新平台,为更多的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磁共振环境下安全、高效、先进的整体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医疗影像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3月29日-31日,由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天府孤独症脑科学国际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了从事孤独症研究的神经科学、遗传学、心理认知学和临床、康复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面向广大关注孤独症的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和相关家庭,从行为、分子、环路、脑影像及医学干预与行为矫正等多层面解析孤独症的机制及精确诊断与治疗的前沿方法。大会还组织家长-专家圆桌讨论,为孤独症家庭与孤独症研究领域专家们提供面对面探讨的机会,以及举办“星星集市”、“湖畔音乐会”等公益活动,展示“来自星星的孩子”的独特艺术天赋。美德医疗特别赞助本次会议,并携脑科学相关产品亮相现场,吸引了诸多学者同仁前来交流,不少在场的老师和医生对美德医疗脑功能视听觉刺激仪在科研及临床上的贡献给出了高度评价。未来,美德医疗将坚持科学探索,不断优化产品,为推进国内孤独症研究领域多学科协同发展,促进孤独症脑影像技术产学研用成果转化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国家大力加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署,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贯彻产教融合与高校共谋发展,我司也迎来了深圳技术大学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康雁教授等一众老师及学生的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美德医疗创始人汤洁女士对康教授一行人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通过共同参观我司的文化展厅、研发中心、生产仓储等实体产业规模,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美德的成长历程、企业文化、专研领域、公司荣誉、发展方向等等。在充分了解美德目前的发展现状之后,双方就我司的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作为深圳专精特新的技术企业,我司由磁共振第三方部件源头制作供应,对产业链前端-硬件的研发极其看重。美德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对公司有着极高的认同和归属感,钻研与热爱并行,技能与素养同在。借此交流机会,希望能与深圳技术大学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专项人才,贴近技术发展契合市场需求,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实现校企紧密联系、资源共享、合作共赢!